2
怎么逆袭
如何从助理成为正式导演
宋小白:你很快就从特效到去创作?
陈嘉上:也不算快,一年多到两年。我离开邵氏特效部门没想过会留在电影界,没有人认识我,可是我很幸运,当时我调了工作还没有离开制片部,就跟着黄泰来导演去当场记。
宋小白:那场记算不算正式员工呢?
陈嘉上:不是。就是跟组的散工,可是我蛮愉快。我当场记做了几部戏,《缘分》的时候本来也是场记,可是拍着拍着,导演就说“嘉上你先替我盯着工作,我要先改剧本”,我就在现场变成了副导,后来就变成了编剧,我是一部戏过来的。做编剧就是每天在现场写,包括后来梅艳芳的戏,她本来就客串一天,导演发现梅艳芳很好玩,他说“嘉上,你觉不觉得,我们可以把她的角色放大?”我说我想一下,然后我就每天写她的剧本,梅艳芳到现场就来问我今天干嘛?然后我们两个就商量,后来拍了大概十几天,梅艳芳后来凭这个角色拿了最佳女配角
电影《缘分》海报以及《缘分》里的梅艳芳
宋小白:像这样一种状态,是香港片场的一个正常状态吗?
陈嘉上:不正常,现场很少有一个编剧这么做,一般剧组都是等剧本,要不然导演就乱拍,回去再搞。可是我们就很享受,编剧在现场改剧本要很快,我也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。
可是从我当制片、道具以及特效、场记,甚至后来编剧,确实没有说是我自己非常想干的。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愿意接受任务,你给我什么任务,我都是说可以呀。那时候几个人常在我家里头,躺地铺聊天。有一个晚上就聊到理想,邱礼涛说想当导演,他就问我想干吗?我说我要当全香港最好的场记,他不相信!我说你知道场记有多难吗?那个时候整个电影的核心都围绕这个场记。当时我就是这种心态,我改了邵氏公司用了很多年的场记报表规格,为什么呢?我收工的时候,我要把所有的数据,连起来报上去,场务组他们就拿着胶卷在那等,然后我不好意思,我就改了表格,过了三天,变成我等他们收工,从此他们收工早半个小时,后来所有的表格都跟我改了。其实我各种体悟告诉我,我是一个不太传统的人,你过去的东西是怎么样,一旦我发现不对,或者怎么样,我就会改变。
宋小白:这个也是你为什么会对新浪潮的东西感兴趣……
陈嘉上:是,我对新的事物特有兴趣,而且我特爱人家讲新方向。其实我都按照这个思路去想的,没想很多,我只是拿着我手上项目,按照现在我的状态去想,我们应该怎么做,而不是过去怎么做,过去怎么做跟我无关。这是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一种训练。
宋小白:我过去是在录像厅看的您的电影,记忆很深刻他会有不同的感觉,这个我估计也是因为您跟之前想找新的态势有关系。那从编剧到导演的过程呢?
陈嘉上:我也是被人拉上马的。我当时写了好几个剧本,其实写的不多。我替黄泰来导演写了《缘分》,然后替他写了一个剧本,没拍完呢,我就离开了。我想离开电影界了,觉得有点儿心亏。
宋小白:那是哪年?
陈嘉上:84年左右,那个时候电影还是很火,可是拍的不是我爱的电影。都是一大堆喜剧、武打,都很火很赚钱,可是我感觉这是一个赚钱的行业,不是我心中理想的东西。后来我就拿剩下来的一点钱到大陆走了一圈,我拿着背包去了乌鲁木齐上了天山,然后又从乌鲁木齐坐着火车来到北京,走了一个三角,大概两个月钱就花光了。回香港的时候,我就想只要能为大家做一点事情,不只是赚钱,做什么都可以。我人脉不多,当时我觉得在电影界我混不下去,有准备去做媒体,当时我也在报考一个英国的公司做模型,我最喜爱的东西就是做模型。没想到我回到香港第二天,我的师兄,他也是《星际钝胎》的副导,就跟我说有没有兴趣给徐克写剧本?
宋小白:徐克那个时候很火了是吗?
陈嘉上:很厉害了。他们需要一个编剧,叫我明天过去,当然了要经过一些考验。导演有一个题材,希望听听大家意见,徐克就问我你是怎么想的?在那个时候非常流行谈剧本的时候对比好莱坞电影,每谈某一场戏就说好莱坞有一场戏是这样子的。可是我没有,我就说了我的想法。还有因为我之前做道具,研究是我很大部分的工作,我必须查各种资料,所以徐克就觉得我很特别,像个小小的百科全书,后来我就写了《城市特警》。那个时候我还记得,徐克问我,你爱不爱《黄飞鸿》《老夫子》,我说都爱。为什么?好玩儿,我觉得是很好玩儿的事情,观众可以分享。徐克说对对对,我们是同路人。
宋小白:那个时候观众,已经融合在一块了吧?已经没有什么知识分子和普通人?
陈嘉上:没有,徐克那个时候也算是举步艰难的时候,他的戏有很好的口碑,可是票房不算非常大卖。工作室后来拍了《刀马旦》《英雄本色》,《英雄本色》上画的时候,工作室就在戏院楼上,我们晚上做到八点多,然后我跟徐克、吴宇森下去吃饭,看《英雄本色》全员满座排着长龙,好兴奋。那种感觉,我印象是非常深刻,这个荣耀其实跟我没很大关系,可是我很享受我们的工作跟群众的互动,这个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,钱跟我们无关,赚钱也是老板而已。当时他们说我感悟了,所以我是这样转过来的。然后当导演也是因为《城市特警》,《城市特警》写了两年多,这个戏也拍了差不多两年,从本来是金扬华改到杜琪峰,变了好几番导演,剧组唯一不变的就是我,所以每一个导演到现场都问我。我当时是代表工作室的,而且大家都知道徐克很信任我,什么事情跟我谈,让我跟徐克谈。这两年多里头,我在工作室可以说所有剧本我都碰,所有剧本我都有参与,可是不等于说我有钱,我是义务的,有剧本我就爱去谈。离开工作室的时候,我在现场经验蛮高了
电影《城市特警》海报以及剧照
宋小白:在剧组其实你还兼了一个副导演的角色。
陈嘉上:对!其实还当了美术。反正我在现场各种角色,杜琪峰那个时候叫我神童,他说你什么都懂。到后来我离开了工作室,可是行里头已经有一些说法,说有一个编剧每天都在现场,各种事情他都懂有现场经验。后来我替德宝(德宝电影公司)写了两个剧本,一个是《双肥临门》,另外一个是《三人世界》。《三人世界》这个剧本是蛮奇怪的,剧本本来是公司不要的,可是让林子祥在挑剧本的时候,挑到这个题材,林子祥特爱,就要求我写,然后我就写了一个剧本。可是这个剧本没人敢拍,所有导演都觉得这个死定了。后来冼杞然导演当时他也是公司的总裁,兼顾不过来,怎么办呢?有天中午冼杞然跟林子祥对我说:“嘉上你来当导演”,我说不行,然后我就推了,他们还是让我想一想。那个时候在德宝公司,我常常跟袁和平他们写剧本,我就给八爷说他们疯了让我当导演,八爷(袁和平)很严肃的说为什么不可以?外头乱七八糟的王八蛋都在拍戏,你怎么不可以?大不了拍不好回来当编剧,你怕什么?有机会不要不行。后来我就答应了,所以我成了香港第一个执行导演,之前没有这种事儿。我放得很开去拍,没有心理压力,大不了回去写剧本嘛。这个戏2600万票房,大卖。拍完了我就当导演了。蔡澜当时说:就是那个时候替我搞道具特效的小伙子,现在当了导演了。
宋小白:那个时候的香港票房还是很重要的?
陈嘉上:所有香港导演都是票房定生死,票房死了你就死了。除非拿了大奖,有些公司就会给你一些机会。其他的基本上赔了就别再来了。
宋小白:那个时候香港那些电影投资人的状态,是什么样的?他们的身份是专门做电影投资的,还是说他们也是各行各业做投资的?
陈嘉上:专门从事电影投资的。香港的特点主要是电影投资人都是专业,他们都很有经验。后来有一些黑社会,他们也是抓住谁有大明星就可以赚钱,大明星大导演。
宋小白:你刚才说的是八几年?
陈嘉上:那个时候应该是87年还是88年。《小男人周记》是我正式第一个自己拍的,上画的时候是89年6月
宋小白:很特殊的日子。
陈嘉上:当时真的不能预料的,那个戏星期六上画,星期天破了的票房记录。其实也是让我知道,电影在整个城市都很悲愤很不开心的时候,一个喜剧,还不是胡闹的,带一些感情,可能有时候会有一点让大家释放一下的效果。这个戏郑丹瑞主演,票房有1600多万是不可思议的,郑丹瑞只是一个DJ,刚开始大家觉得死定了
宋小白:这个片子也是有自己奇怪的境遇。
陈嘉上:非常奇怪。所以我就说,我是幸运的。因为我各种的试验,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,边学边做,大家都给我机会,我只能说我会尽力上,一直败的很少。可是这大概也跟我没想多成功有关,每次我只是想过关而已,而且我也不是很有才的人。
《小男人周记》,第一部正式导演作品